挖藕,厉害了

================
来自我的Armbian on Rock64(大雾)


第一次在Linux环境下配置中文输入法。为啥呢?因为Fedora已经自带装好了,用服务器也不用打汉字啊

实属懒得回寝室拿电脑的神奇操作

然后看到网上的教程,全都零零碎碎的,从ArchWiki看到博客,好像都没说完整= =

简而言之的话安装包括大致5个部分,fcitx本体、输入法(实现方式)、输入法UI实现、输入法皮肤和设置UI:

sudo apt install fcitx fcitx-libpinyin fcitx-tools fcitx-frontend-gtk3 fcitx-ui-classic fcitx-config-gtk

长见识了,叶(かな)+向(なた)=叶向(かなた)

但是一般单用没有这种用法,好像只有在名字中才会出现的读法

顺带,叶う和叶子是没有一点关系的

最近入门路由器,突然开始考虑是不是该换掉自己电脑上这个只有2.4G的无线网卡了,然后搜了一下AC7265,发现似乎。。黑苹果有戏了?

苍蝇搓手.jpg

然后当时是为了保险起见,把上一版的Clover备份了一下(在EFI分区中的文件夹名从默认的CLOVER加了个后缀),然后再从新文件夹里的efi文件启动,发现不但背景变成默认的灰色了,就连配置文件都没了。

经过尝试后发现。似乎Clover读取配置文件的位置是硬编码的,只能从efi/CLOVER中读取。而且似乎不从同一位置启动还读不到。

最后的解决方案是,如果要在ESP分区内进行Clover备份的话,需要配置冗余,因为只能从CLOVER文件夹启动。当然如果自己重新从源码编译的话应该可以解决该问题。

  1. 获得一个公网IPv6地址;
  2. 在服务器上监听IPv6端口(记得监听地址是::(等价于IPv4的0.0.0.0)而不是::1(等价于IPv4的127.0.0.1));
  3. ip6tables上给监听的端口(一般是80/443吧)开个洞(可以抄22端口的,一般ipv6的ssh应该是会自动启用的吧);
  4. 可以使用IP:端口名进行测试了。
  5. 如果要使用域名的话,记得添加的是AAAA记录,不用放中括号。

简单流程,仅供排错参考

成品效果参考:http://6.esperz.tk/

最近的破事真的是超级无敌加倍多= = neu6不知道为啥打不开了

本来想给服务器配一个ipv6的站点的,结果不但没配好,还发现服务器登不上去了。。

可以使用ssh <user>@<host> -vvv命令来获取更加详细的调试信息

到网上转了一圈,发现说是TCP的MTU太大,可能因为包截断的原因导致信息丢失,最终的结果就是连不上。

参照这个:http://www.snailbook.com/faq/mtu-mismatch.auto.html

似乎暂时性地解决了?

但是就离谱,用ipv6连接就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后续更新

后来似乎发现问题了。。是使用的网络问题
只要使用寝室的移动宽带,铁定卡在debug1: SSH2_MSG_KEXINIT sent这里,然后就连接中断了,换成手机流量(还是移动的)马上就好了
猛男落泪.jpg